安龙县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以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奋力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先行区”这一目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产业振兴为引领,用好用活以食用菌产业为主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总结好、运用好、发挥好食用菌产业“裂变”发展的“准、快、优、效、恒”经验,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大力实施强基础、扬优势、严标准、抓融合、增效益“五大工程”,注重农业功能拓展与产业链延伸,突出效益规模化,促进一二三产深层次地融合,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发展体系。
在加快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中,安龙以“一区三城六乡”绿色安龙发展定位,以“稻乡安龙”建设为引领,加快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围绕聚集产业高质量发展“八要素”要求,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全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以产业化建设为核心,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以信息化为手段,推动传统农业改造升级;以数字化为引领,强化科学技术服务现代化;以市场化为导向,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
通过以“五化”工程为抓手,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该县山地特色农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投入资金30.7亿元,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7个,入驻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6家,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34个。着力抓好水稻生产,建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种植高粱3.5万亩、薏仁12.5万亩。加快“一主三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食用菌“五中心”为载体,加快推进食用菌深加工仓储物流园建设,食用菌种植培养面积达4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加快“接二连三”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林下产业规模化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达17.9万亩。全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生猪出栏30万头以上。
人间四月天,菌菇香满园。驱车从安龙县城往东行,沿路闻菇香,大约5公里的路程就到了采访目的地。
这里,促使了栽培模式从目前传统栽培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工厂化标准转变。
“套袋、套环、打孔、封盖”一袋袋通过精准配料好的菌袋在员工们麻利操作下被传送带缓缓输送到下一个车间。
“公司已经摒弃传统的瓶装,现在采用的是袋装,菌袋的含水量、PH值等精准度要求特别高。整个菌袋上架前都要经过灭菌、冷却、接种等工序流程。”装袋车间主管钟细海认真查看每一个装袋环节,特别是菌袋进入培养室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数必须严格达到菌袋培育的要求参数。
贵州大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以食用菌生产、菌种研发、技术指导、技术培养和训练为经营主体,建于2016年3月,总投资1.7亿元。拥有全套国内领先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净化实验室、净化菌种培养室、智能化生育室、大型烘干设备5台、保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这中间还包括五条日产10万袋的全自动菌包生产线、实验室、恒温培养车间、工厂化出菇车间、保鲜库及烘干车间等,标准出菇大棚736栋。
柏正香,在公司务工三年多的老员工,她对这里的工作环境很熟悉,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她更清清楚楚。“进到厂里,我才亲身体会到科技含量的重要,而且在这里干活脚不沾泥巴。”
“以前我们祖祖辈辈都是搞传统农业,公司里搞的这个才是高科技,到公司做工既赚到钱也学到了技术。”员工舒显梅的家就在阳方村,公司就建在她家门口,到公司务工三年多的她着实得了实惠,也长了见识。
该公司主要以鹿茸菇、香菇、海鲜菇、蟹味菇、白玉菇等品种为主,年产各类鲜品菇8000吨,产品主要销往上海、福建、湖南、广州、重庆以及东南亚一带,实现年产值约1.1亿元。该项目是一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的现代科技农业项目。
韦莉天天都会在8点钟上班前准时赶到公司上班,穿上工作服的她和其她员工一样站在分选车间操作台前仔细地给菌菇切割菇脚,然后按照等级分选。在她认为,家门口就能找到这样轻松的活儿已经很满意了,每个月还能挣上3000多块钱。
同时,该公司坚持为农、惠农,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和就业增收。目前,带动贫困户50余户参与种植经营,全年带动当地劳动就业50000余人次,公司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接机制,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推开6号出菇间的手拉门,韦昌修和贺贤美正在小心翼翼地从菌架上把白生生的鹿茸菇移到塑料筐里,她们的任务是每采摘完一架菇后就推到分选车间交由其他人按照等级分选。
“我和贺贤美是同一个寨子的,走路十多分钟就到车间了,我们每天的活就是把出菇间里的菇移除后运送到分选车间。”韦昌修笑着说,干这活比在家里干农活强百倍,太阳不晒雨不淋。
从净化实验室到净化菌种培养室再到智能化生育室,一直到大型烘室最后到保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大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鹿茸菇、海鲜菇、白玉菇等菇类并未“走”出厂区大门,一切都在不同的车间里运营生产。
16号出菇间里,鹿茸菇长势喜人。悬挂在出菇间顶棚的雾化器正喷射出白色雾水,朵朵鲜嫩的菇头沾满了莹莹剔透的小水珠,让人垂涎欲滴。
“这个喷灌喷出的水,是经过纯水过滤器过滤好的,这菇是可以生吃的。”一直引领我们在整个厂区采访的大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专员王时容打趣地说。其实,出菇间里的光照、温度、湿度、氧气等参数的精准度全靠这个小小的控制面板来操作,王时容指着出菇房的墙面上手提电脑般大的控制面板介绍,这也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核心所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月的安龙,大地春意盎然,勤劳的村民穿梭于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春耕生产景象。
踏访安龙县春潭街道山岔村,一排排整齐的民居依山而建,环抱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格外的恬静。
这仅仅是安龙县提升水稻优良基因发掘、育种效率和实现传统“经验育种”向现代化“精准育种”,开启了水稻循环经济新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缩影。
“下面育着的不是一般的秧苗,它可是我们公司潜心培育的“红壳晚”和“金边晚”优质良种水稻呐!”贵州丰颐万石季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杨再龙乐呵呵地介绍。
在安龙,红壳晚米和金边晚米素有“皇城贡米”之称,因其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米质晶莹剔透和软糯甘甜等特性走俏市场,而今,由于这两个品种的产量低和培育难度大等因素面临种源濒临。
“公司基于红壳晚和金边晚的特性,我们正大力做好挖掘品种资源和做好保护与开发。”在一旁的公司技术指导付国林抢着说,用现代的理念、生产技术、包装营销来促进水稻的开发是我们的必行之路。
贵州丰颐万石季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注册成立,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农业农机技能培训,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企业。主要以地方优质稻品种“红壳晚”和“金边晚”发展为主,注重地方优质稻品种的提纯复壮,以基地连接市场,创优质知名品牌,推动地方优质稻产业的发展。
为了种源的保护和推动种植,该公司已有自己的种源基地,实行专家全程指导,从源头把控,通过全程无化肥的传统农耕,保证了从田间到舌尖一条可追溯的管理链条,确保米质的健康。
“刚开始,我们做推广种植这项工作十分的艰难。县农业部门和公司组成宣传先遣队走村串寨做宣传,磨破了嘴皮子农户还是抱着质疑观望的态度。”杨再龙回忆起当初做群众工作感慨万千,“其实,最主要的是让农户转变把水稻种植变成经济作物来种,这样就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同台竞“技”,比较之后最有说服力。“以前我家种的水稻,一亩产量在1000斤左右,但是市场价谷子只能在1.5元每市斤,一亩最多卖得1500元左右。而现在种植“红壳晚”水稻,一亩虽然只产600来斤,但是公司是按照保底每市斤4.1来回收,折算下来一亩就能在2500元以上,相比之下一亩的收入比以往就多了1000元。”家住该县笃山镇拉坡村种植户王学富仔细算了这笔经济账后毅然种了10亩。
同样,春潭街道山岔村上岔河组村民刘施慢就流转当地的田块种植了“红壳晚”和“金边晚”200亩,成了当地的种植大户。“看准了市场,有了保底收购,我就像吃了定心丸,划算!”刘施慢期望满满。
像刘施慢一样既是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种植户慢慢的变多。今年,单就20亩以上的种植农户就超30户。
借助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公司继续扩大规模,加大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力度和品种选育力度,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保价回收和“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等方式全力发展订单农业,建设1.5万亩绿色生态优质粳米生产基地,打造安龙优质米品牌,加快安龙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步伐。
品葡萄、赏美景、游园区,这样的惬意在贵州金州农耕生态农业园是每年都能体验到的。
然而,这里的一颗颗小葡萄却撬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安龙农业现代化发展正呼之欲出。
时下,正是葡萄修枝、梳果的最佳时节。早上8点,贵州金州农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葡萄产业园迎来新的一天做工高峰。附近的村民骑上电动摩托蜂拥而至,车辆有序停在生产便道上后各自到葡萄园里开始作业。
家住离葡萄园一里路的栖凤街道者跃村村民吴永琼在葡萄园上班已经有四个年头了,给葡萄松土、修枝、梳果已经是行家里手。
咔嚓!咔嚓!一串串不用保留的葡萄在吴永琼熟练的操作下被剪落在地上。“今天我是专门给葡萄梳果的,你看到别心疼,今年的果挂得密,不剪掉就会抢养分,影响葡萄的品质。”吴永琼笑着说。
贵州金州农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安龙县金州农耕文化园,是一个以优质精品水果巨峰葡萄、柑橘、水蜜桃种植为主及研发、培训、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公司+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的企业。
“真没想到,才四年时间,家门口的葡萄种植热火朝天,绿了青山、富了村民,环境慢慢的变好。”土生土长的者跃村妇女陆利敏在剪枝闲暇的时候总是禁不住一次次按下快门,她说要见证葡萄园的“长大”。
事实如此。贵州金州农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今年种植的葡萄就有300多亩和林下种植蔬菜100多亩。年用工15000人次以上,年出售的收益600多万元,带动脱贫户65户,其中林下种植蔬菜可增加用工1000人次。从2014年的几十亩到今年的计划500亩,从小到大,逐年发展。
近年来,安龙县在土地、资金、人才、示范项目打造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几年的发展,安龙金州农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农业产业已经串联起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优质精品水果巨峰葡萄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检测,目前是安龙县唯一的一家绿色食品的农业企业,也是园区农旅一体化观光旅游的最佳区域,每年葡萄成熟季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采摘和观光。
“打开泵房门,启动电源开关,等到水泵指示灯亮绿后,一股股水就喷洒到不同的区域。”王亨淘正在水泵房里操作“水肥一体化”的机器。
“水肥一体化就是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技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使水肥相融后,再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在一旁的贵州金州农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郑长华不停地介绍,这样的水肥一体化省肥节水,省工省力。
“我们的产品是按照精品水果的标准来严控的,就葡萄来说,每亩控制在120株,产量控制2000斤,每株挂果20串,每串50粒,每粒11克,发展现代农业,贵在技术管理精准,产出的品质就达标。”一个月来,郑长华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公司生态果园,每天奔波于葡萄园是他工作常态。
由于管理的精细和对品质的严格把关,通过多年来的持续不断的发展,该公司被授予了贵州省省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贵州省省级扶贫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黔西南州州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注册了“黔葡逅桔”商标品牌,种植生产的巨峰葡萄获得2018年全国优质鲜食葡萄评比“金奖”。
坚持以生态农业为企业核心,以结合乡村振兴为契机,以精品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致力于高科技生态农业发展,走可持续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是该公司在今后一路前行的遵循和秉承的理念。(文/黔西南日报特约记者王健图片除署名外由安龙县委宣传部提供)